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教授、課題組長、博士生導師。1995年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畢業,1998年加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生态研究所沈善炯院士團隊并獲分子遺傳學碩士學位,2004年在美國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學林肯分校獲得植物病理學博士學位,2005-201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2011-2013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微生物與免疫學系任助理研究員,2013年7月回國工作。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組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微生物學會分析微生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微生物學會真菌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菌物學會藥用真菌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分子診斷專科分會感染性疾病學組專家成員,廣東省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客座教授。國際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真菌方向編委,中國真菌學雜志編委。長期從事微生物菌群與人類疾病關系、人類病原真菌感染緻病機制以及宿主免疫應答機制研究,以通訊作者、第一或共同作者身份在包括Cell,Nature Genetics,Cell Host & Microbe,Nature Immunology,PLOS Pathogens,PNAS在内的國際一流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2017年獲中科院分子病毒與免疫重點實驗室年度創新獎。目前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及企業合作基金。
研究方向:
基礎研究方面:揭示人類緻病真菌共生和感染的分子機制,毒力基因表達調控機制以及宿主抗真菌的免疫應答機理,以期為控制和預防真菌感染提供理論依據,并在此基礎上發現抗真菌藥物的新作用靶點。重點研究:
1.調控白色念珠菌共生-緻病轉換的重要信号通路
2.真菌效應因子與宿主抗真菌免疫
3.真菌突破宿主血腦屏障分子機制
4.腸道與生殖道菌群如何影響真菌感染及宿主免疫
5.新型抗真菌藥物篩選及相關作用機制研究
6.真菌耐藥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臨床轉化方面:主要針對臨床重要的傳染性疾病防治,包括微生物耐藥、器官移植過程的共感染、真菌感染引起的婦科疾病、皮膚感染、腦膜炎和敗血症等,運用宏基因組、蛋白組、基因轉錄組及代謝組學技術,結合實驗動物模型,研發病原診斷新技術及篩選新型抗感染先導藥物
聯系電話:021-54923055
電子郵件:cbchen@ip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