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29日,上海巴斯德所張曉明課題組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濕科在國際風濕病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在線發表了“Lupus-associated atypical memory B cells are mTORC1-hyperactivated and functionally dysregulated”的研究論文。     

系統性紅斑狼瘡 (SLE)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自身免疫疾病,可造成機體多器官的損害,晚期患者常危及生命。SLE病因複雜,目前對其發病機制尚未清晰解析,導緻在臨床上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療方案。B細胞的異常活化和功能紊亂在SLE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但疾病特異性B細胞的表型以及調控這些相關B細胞分化和效應功能的關鍵通路尚缺乏深入探索。     

張曉明課題組建立了基于複雜流式細胞技術和多色免疫組化技術的人類免疫細胞組學研究平台。應用該平台,張曉明課題組和仁濟醫院風濕科研究人員在前期研究發現了CD20+CD24hiCD38hi過渡B細胞在活動性初發狼瘡患者體内顯著增高,進一步的研究揭示I型幹擾素促進了過渡B細胞的存活和炎性應答的作用及分子機制(Cell Mol Immunol. 2019, 16, 367–379全文鍊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3-018-0010-6 )     

本研究發現SLE活動性初發患者外周血中出現了高比例的CD24-CD20hiCD11c+T-bet+ 非典型記憶B細胞(AtMs),這些B細胞具有獨特的表型、分子和功能特征,高表達耗竭相關分子和活化分子,代謝和分化狀态異常,富集抗核小體自身抗體,分泌炎性因子和促進T細胞增殖的能力降低。此外,AtMs和疾病活動性呈現高度正相關,并且在狼瘡腎炎患者腎組織中高度浸潤。以上結果提示AtMs是一群具有緻病特征的狼瘡特異性B細胞。應用RNAseq等研究手段進一步深入探索發現mTORC1通路在AtMs中高度活化。使用mTORC1抑制劑Rapamycin (雷帕黴素)可有效阻斷AtMs的生成和AtMs向終末漿細胞的分化。本研究提示阻斷mTORC1通路是有效清除體内AtMs病理性B細胞的一個重要可行策略,為探索狼瘡的新型靶向治療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聯合培養博士生吳春梅、仁濟醫院扶瓊博士、郭強博士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張曉明研究員和仁濟醫院鮑春德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仁濟醫院沈南教授對本研究的順利推進提供了關鍵性支持。本研究得到了科技部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先導計劃和創新交叉團隊等項目的資助。  

全文鍊接:https://ard.bmj.com/content/early/2019/05/29/annrheumdis-2019-215039.full 

    

    

圖示:mTORC1通路控制AtMs分化和效應功能示意圖